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新聞網10月22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22日對時事熱點發表評論。
《大公報》發表社評:奮進機械人賽道 抓緊新產業機遇
在第138屆廣交會上,中國內地製造的各款機械人各顯神通,成功“圈粉”境外採購商,並收穫大量訂單,單是廣州機械人的累計意向成交額已超千萬美元。
香港努力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可從中得到啟發。機械人閃耀廣交會,進一步印證香港加快創科發展的正確性。事實上,香港在機械人研發、應用等方面具有不少獨特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吸引了多家內地領先機械人企業在港集資上市;完善的知識產權保障體系,為機械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安全環境;優秀的基礎科研能力,研究成果備受國際重視。更重要的是,香港具備廣泛應用場景。在建造業方面,機械人可處理大量具重複性、危險性的工作;在服務業方面,機械人清潔、送貨效率更高;在護理方面,人工智能可發揮多方面作用;在醫療領域,越來越多的手術可由人工智能取代人手操作。這些應用若能不斷深化,將能增強香港在機械人產業上的“話語權”。
《文匯報》發表社評:善用市場力量 構建創科產業集群
香港首個聚焦“創科出海”的資本驅動型加速平台——騰雲香港科創集群加速器,22日在數碼港正式啟動。
近年,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創科產業,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撥款1.8億港元,資助初創企業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然而,單靠政府資源難以全面覆蓋創科企業多元快速發展的需求。此次騰雲加速器的成立,正是市場力量積極配合政府政策的表現。該平台由具備內地、香港及國際市場經驗的企業家、銀行家與專業人士共同發起,不僅帶來資金,更引入全球網絡與產業洞察,形成“政產學研投”五位一體的生態系統。這種以民間資源為驅動、政府政策為支撐的合作模式,正是激活市場活力、提升服務效率的關鍵所在。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發揮市場活力 形成創科集群
香港積極引入更多創科企業,加速器無疑是構建香港形成創科集群的重要推手。藉助加速器的專業支持,香港將進一步匯聚創新資源,降低創新成本,加速信息流動,構建“政產學研投”融合生態圈,通過集群效應,提升整體的創新效率和產業競爭力。
需要強調的是,政府在創科發展中的角色並非大包大攬,當中既需要政府提供具針對性的政策引導和資源配置,亦須充分激發民間活力和發揮市場作用,兩者相輔相成,互為促進。騰雲香港科創集群加速器由深諳內地、香港及國際市場運作,且擁有雄厚資本實力的企業家、銀行家及專業人士聯合發起設立,並引入70家聚焦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及能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質企業。這一成功案例,正是特區政府的政策倡導與民間力量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協同推進的典範。政府要想方設法,深入研究並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加速器先導計劃,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吸引更多優質的加速器基地來港落地生根,進一步強化創新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