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收藏中環財金網,第一時間獲得有價值的商業新聞

中環財經網

鮑邁斯特研冷凍電子成像助析新冠病毒結構 獲邵逸夫獎

· ·

香港新聞網10月28日電 題:鮑邁斯特研冷凍電子成像助析新冠病毒結構 獲邵逸夫獎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

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日前頒發給沃爾夫岡·鮑邁斯特。他在接受中通社記者採訪時,寄語香港年輕研究者“試著讓好奇心指引你”。

獎項表彰鮑邁斯特對冷凍電子斷層成像技術 (cryo-ET) 的開創性研發和應用。該三維可視化成像技術,能呈現蛋白質、大分子複合物和細胞間隙等生物樣本在自然細胞環境中的存在狀態。

香港中通社記者 譚暢攝

沃爾夫岡·鮑邁斯特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榮休所長暨科學會員。他指,自己是在高中時對生命科學產生了興趣。彼時,學校並不重視自然科學;是生物老師給了鮑邁斯特一個植物生態學項目,激發了他的興趣:“這比坐在教室裡學習已知的東西更有趣。”

其後,鮑邁斯特在大學的農業植物學研究所發現一台廢棄的電子顯微鏡,重啟對結構生物學的迷戀。他主動將其重新投入使用,並自學了標本制備技術的藝術。

鮑邁斯特說,研究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電子顯微鏡的自動化數據採集,而1980年代後期,計算機控制顯微鏡和大面積CCD相機的出現,為自動化斷層掃描數據採集提供了機會。

當時,學界都對相關技術的可行性充滿懷疑,除相關技術並不成熟、需要依賴手動操作外,斷層成像的多重曝光累積的電子劑量,可能破壞相關細胞結構。鮑邁斯特指,有關自動化斷層掃描技術,是將累積電子劑量保持在可容忍範圍內的關鍵。

相關研究跨越30年,鮑邁斯特感謝團隊成員為之付出的努力。據悉,他的研究亦在新冠肺炎疫情間發揮關鍵作用。有研究團隊利用該技術,在不破壞樣本的情況下,成功重建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完整三維結構,並以高分辨率呈現。這為疫苗的研發提供了重要方向。

如今,世界上有許多實驗室採用這項技術,冷凍電子斷層掃在結構細胞生物學中佔穩固地位。

在談到對香港年輕研究者的寄語時,他說,“試著讓好奇心指引你。”

鮑邁斯特認為,對某件事感到好奇很重要。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對某件事充滿激情。“我並不是每一次實驗都都能真正成功,至少失敗和成功的次數一樣多。”他指,如果有激情、不因失敗而退卻,更能堅持並完成一些事情。

他亦期待在11月舉行的香港將舉行的一個論壇期間,與當地學者交流,並訪問香港各高校。(完)

相關內容

熱點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