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新聞網10月27日電 香港中通社新聞圖片部梳理了一周新聞好圖,供讀者欣賞兩岸三地一周的看點。
10月20日上午,香港機場管理局連同消防處等單位在機場召開記者會。當天凌晨,阿聯酋迪拜來港貨機懷疑衝出跑道與地勤車相撞事故,造成2人死亡。(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日發表最新7月至9月的勞動人口統計數字,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由今年6月至8月的3.7%上升至3.9%;就業不足率在該兩段期間保持不變,維持1.6%水平。圖為搭棚工人在高空中工作。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文峰攝)
10月21日,香港ViuTV舉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記者會,公布一連串節目詳情,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11月9日揭幕,並首次由廣東、香港和澳門共同承辦。圖為出席藝人擺出街舞動姿勢為全運會加油打氣。(香港中通社 陳奕啟攝)
10月21日,2025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四位得獎學者來港出席頒獎典禮。圖為邵逸夫獎理事會委員及評審會主席萊因哈德・根舍(中)和2025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合影。(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台灣台中市梧棲一處畜牧場10月22日爆發非洲豬瘟,成為台灣7年來首例本土疫情,該畜牧場自10月10日起陸續出現豬隻異常死亡,共117隻,其餘195隻則被預防性撲殺。該養豬場已有35年歷史,這次疫情讓場內豬隻全數被撲殺,損失超過200萬台幣。 香港中通社圖片
10月22日,截至上午8時40分,天文台錄得最低氣溫18度,是今年入秋以來的最低紀錄。天文台預測,當天晚及23日早稍涼,最低氣溫約18度,日間最高氣溫約22度。吹和緩至清勁北風,離岸吹強風。圖為尖沙嘴海傍,天空下著微雨,一市民迎著海風走在路上。(香港中通社 陳奕啟攝)
10月22日,香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舉行記者會,回顧立法會於2025年立法年度的工作。梁君彥表示,今屆立法會成果豐碩,2025年會期通過41項政府法案及2項議員法案。預計截至明日(23日),第七屆立法會共舉行135次會議,合共1246小時,通過政府法案124項。(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10月23日,為讓公眾悼念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中大於大學圖書館內大學校史館設置弔唁室,讓市民前往簽署弔唁冊及留言,表達對楊教授畢生成就的敬仰與懷念。(香港中通社 陳奕啟攝)
10月23日,香港特區政府和選舉管理委員會舉行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啟動禮。圖為選管會主席陸啟康法官在啟動禮上致辭。香港中通社記者 謝光磊攝)
10月23日,由旅發局舉辦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2025,23日起一連四日至26日在香港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活動設有逾300個攤位,匯集來自全球31個國家及地區的佳釀與料理,供市民遊客品嚐選購。(香港中通社 鄧梓傑攝)
萬聖節將至,香港的街頭又添一抹詭趣與歡樂。走進中環石板街,只見南瓜燈、骷髏、公仔鬼怪早已佔據檔位,閃爍燈串在古老的石階間閃爍,把整條街點綴得熱鬧又帶點神秘。從小店的橱窗到街角的咖啡館,橙黑主題的佈置已經悄悄登場,為即將到來的萬聖節派對預熱。圖為10月22日,途人行經掛滿萬聖節飾物的檔口。(香港中通社 陳奕啟攝)
台灣一年一度“府中搞什麼鬼”萬聖節活動10月25日在台灣新北市府中熱鬧登場,吸引眾多變裝民眾共同踩街遊行,現場精彩活動多樣。雖然受到10月25日在台灣新北市府中熱鬧登場,吸引眾多變裝民眾共同踩街遊行,現場精彩活動多樣。雖然受到風神颱風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但絲毫不減民眾變裝興致,除了變裝踩街,更有搞怪市集等活動,讓現場洋溢滿滿的歡樂搞怪氣芬。 香港中通社圖片
台灣首次舉辦的火舞藝術節10月24日起一連三天在台南安平漁光島月牙灣開幕,現場湧入超過2萬名觀眾。火舞藝術節選在被譽為“台南最美祕境”的漁光島舉辦,以“火裡重生,島上覺醒”為主題,將火舞藝術與漁光島海岸景觀結合,並邀請超過10組團隊輪番登台,打造一場絕佳的藝術饗宴。 香港中通社圖片
10月24日晚,第十二屆OCT-LOFT國際爵士音樂節(12th OCT-LOFT Jazz Festival)於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OCT-LOFT)北區B10現場開啟。本屆爵士音樂節匯聚中國、美國、挪威、日本、葡萄牙、瑞典、德國、英國的17位音樂家匯聚,呈現音樂演出、主題講座、影片放映等。(香港中通社 陳文攝)
10月26日,澳門東井圓佛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6周年、澳門特區成立26周年暨南無南屏濟公慈蓮佛聖誕817周年祈福法會及第16屆歡樂常春大巡遊”在塔石廣場舉行。香港中通社圖片
10月26日,巨型海上充氣雕塑公仔成為市民與遊客爭相“打卡”之處。“維港海上大巡游”活動25日起亮相香港金鐘添馬公園海濱,4個巨型充氣公仔包括多啦A夢、KAWS & 芝麻街(Elmo)、滑嘟嘟及LABUBU在維港展出,並於下月1日舉行“海上大巡遊”。(香港中通社記者 洪少葵攝)
“龍環葡韻”是澳門八景之一。 “龍環”是氹仔舊稱,“葡韻”是指這裡的住宅極具葡萄牙建築風韻,其中以五座1921年落成的碧綠小型建築最具代表性,曾為高級官員官邸。 1992年,“龍環葡韻”被評為澳門具建築價值的建築群,經修復後,改建為住宅式博物館,重現昔日土生葡人的生活場景,使其成為展示葡語國家文化特色的舞台。(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文峰攝)
編輯:徐文峰
監製:洪少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