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新聞網11月7日電 香港報章11月7日就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文匯報》:香港是內地企業出海的最佳拍檔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上海出席“香港:內地企業出海首選平台”推介大會致辭指出,香港將繼續強化“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角色,成為內地企業出海的最佳平台與最佳拍檔。在當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抬頭,全球貿易及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衝擊的背景下,內地企業出海是大勢所趨,更是壯大發展的必然選擇。香港運用世界級專業服務、發揮國際化優勢,助力內地企業在全球南方等新興市場布局產業鏈和供應鏈,是香港貢獻國家的應有之義。香港不斷累積良好經驗,未來在助力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將更加了解不同市場、更熟悉各地規則,從而持續鞏固提升專業優勢,讓出海服務更貼近企業與市場需求,亦轉化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實現互利共贏。
《香港商報》:出選陣容鼎盛 期待精彩競逐
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昨日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接獲161份提名表格,較上屆有所增長。觀察今屆參選情況,呈現兩大亮點。其一,候選人背景多元,既有長期扎根基層、服務社區的區議員,也有經驗豐富的資深人士爭取連任;既有充滿活力的政壇中生代,也有懷抱理想的年輕一代積極參選;更有多位資深議員交棒,展現出香港政壇人才輩出的良好局面,有利實現新舊交替的良性循環。這種多元結構既為立法機構注入了新活力與新視角,也保留了必要的經驗傳承,確保了議會工作的延續性。其二,本次選舉出現歷史性突破,所有選區及功能界別均有競爭,無一自動當選。地區直選中,九龍中選情最為激烈,6人爭2席競爭;其餘地區亦普遍出現5爭2的競爭格局。功能界別方面,勞工界呈現5爭3的激烈局面,其餘界別都為2爭1;選委會界別則有50人角逐40席,堪稱“精英匯聚”的精彩對決。
《星島日報》:中學增班回應家長訴求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今屆特區政府不再遇難避事,認清學童減少乃結構性現象,改以協助教育界“軟着陸”為目標,調整了多項相關政策。包括於今年初收緊了“殺校”標準,防止長期收生不足的學校,以申請自資辦學或特別視學等理由拖延,以及推出更多措施鼓勵學校合併,協助學生轉校等等。
除了重新批准官立與資助中學增班,今年《施政報告》還提出以試點形式,容許直資學校申請上調班級數目和每班學生人數,透過學生自資入讀模式,加大錄取持學生簽證的非本地學生。香港除了擁有多間世界百強大學,不少歷史悠久的中學在區內也相當知名,甚多內地及東南亞地區學生都想入讀。政府應將“留學香港”品牌擴展至中學層面,為香港增加學生來源與未來人才庫,進一步推動香港教育朝向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