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新聞網11月12日電 香港報章11月12日就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文匯報》:君子之爭展新風全情投入創未來
距離第八屆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僅餘不到一個月。特區政府主辦的39場選舉論壇昨日起陸續展開。與過往泥漿摔角、互相攻訐的選舉文化截然不同,今屆候選人普遍聚焦經濟民生議題,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綱,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務實風氣與建設性態度。這種君子之爭、良性競爭不僅提升了選舉質素,更彰顯了“愛國者治港”原則下優質民主的實踐成果。社會各界、廣大市民更應全情投入,密切關注、積極參與選舉,扮演好建設香港、共創未來的參與者、受益者、貢獻者。
在昨日的新界西南和新界東北兩場地區直選論壇上,候選人專注以政見爭取民心。例如在新界西南論壇上,有候選人倡議重推出售公屋,讓基層市民圓置業夢;有候選人關注舊樓維修與海旁環境問題;有候選人提出發展夜市小販經濟,讓奮鬥者共享經濟成果。這些提議緊扣社區實際需要,反映候選人體察民情、傾聽民意的誠意。在新界東北論壇,候選人亦就青年融入創科產業、產學研合作等議題提出系統性構想,展現宏觀視野與政策深度。
《大公報》:從選舉論壇開打看良性競爭新氣象
隨着特區政府日前公布第八屆立法會選舉161位候選人名單,選戰全面開打。首兩場地區選舉論壇昨日舉行,候選人聚焦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三大主題,向選民介紹各自的政綱及對不同議題的看法,氣氛熱烈,獲得積極效果。就論壇設計而言,主持人提問以全港性、大家都關心的議題為主,選民期待候選人能從其專業角度提供真知灼見。在辯論環節,地區性議題顯然為主打。這種設計可以反映候選人的綜合能力,既要有全局視野,也要熟悉地區事務,並在回答及辯論中展現能力形象。有人認為,如果在辯論環節多一些互動,彼此交換意見、交流看法,有助於選民更清晰了解各位候選人的政綱、理念、思路、方法的不同,增強選舉的競爭性。相信特區政府會不斷總結經驗,優化安排,讓論壇越辦越精彩。
《香港商報》:論壇放聲量 選民有得揀
“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共有39場,先由地方選區打頭陣,本周將分開五天於十個選區完成十場論壇,之後會移師伊館舉行選委會論壇,再於荔枝角政府合署禮堂舉行功能界別論壇。舉辦選舉論壇的一大前提,乃建基於每一議席都有競爭,無人自動當選,更無所謂祝福名單或穩勝名單。論壇某程度正是選舉的縮影,凸顯了今屆選舉的競爭激烈性。
論壇另一特色,乃進一步確立良性競爭的選舉文化,選民不僅有的選,且是多樣選,可以優選優,選舉再非什麼泥漿摔角,論壇亦不復見攻訐抹黑,有的只是理性辯論、務實較勁,通過比專長、比政綱、比理念、比承擔、比貢獻等方式爭取選民支持。論壇設有候選人自我介紹、助選團動員、問答以及特定議題辯論等環節,確保每一位候選人能夠充分且公平地展示其政綱、對不同議題的觀點、理念和抱負等,讓選民可以最有效地了解何者是自己心儀代表,包括毋須受到雜音乃至做騷的干擾,繼而最有效地兌現選票所賦予的民主權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