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收藏中環財金網,第一時間獲得有價值的商業新聞

中環財經網

香港9月26日報章社評摘要

· ·

香港新聞網9月26日電香港報章9月26日就時事熱點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再膺最自由經濟體說明了什麼?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昨日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香港繼續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同日,英國Z/Yen集團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排名維持全球第三位。

這些評估結果是對香港各方面發展優勢的高度肯定。事實上,今年以來,港股表現暢旺、上市新股集資額重奪世界第一、銀行存款持續上升、財富管理業不斷增長、引入重點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在多項關於金融、創科、教育、人才等的國際競爭力排名中,香港屢創佳績,反映香港的核心優勢和特區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獲得國際社會普遍認同。

《文匯報》發表社評:高端人才密集世界公認 港發展創科底氣十足

美國史丹福大學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名單,香港共有1,821名學者入選“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較去年大增287名,更有13人躋身所屬學科領域的全球十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香港匯聚全球頂尖科學人才,為創新發展奠下堅實基礎。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加速建設北都大學城、推動河套區發展、擴展創科產業鏈及推動一系列產業發展革新,正好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不僅為科研人才提供更廣闊的事業平台,也將推動香港在新興產業實現突破,助力香港產業轉型升級,更好惠及民生福祉。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大灣區聯動 拓航空版圖

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一連三日在香港亞博館舉行,今屆首次選址香港,意義非凡。

“內聯外通”乃香港核心優勢。“內聯”方面,香港既是大灣區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樑,也是內地國內線與香港國際線的主要轉駁點,兩者正好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協同格局。隨着跨境基建持續完善,大灣區旅客現已佔香港機場客源兩成,例如中山港新客運碼頭可直達機場並提供行李直掛服務,進一步凸顯區內交通一體化優勢。尤其是機管局入股珠海機場,香港可加強聯動整個大灣區,由優化“經珠港飛”陸路連接,到擴展內地城市候機樓網絡,施政報告均有所着墨,此外還須推動跨境聯程系統、簡化清關與出入境程序,並在服務水平上與內地機場形成良性協調等。 “外通”方面,香港作為國際航空網絡的延伸節點,隨着三跑道系統全面投產,一方面具備承載更多長途及中轉航線的能力,另方面也順應廉航崛起潮流為短途航線提供更大搭載支撐。近年當局已與逾十個經濟體簽署或更新雙邊航空服務協議,施政報告提出未來將優先聚焦南美洲、中亞、非洲及中東等,以開拓更多新航線,進一步聯通世界各個角落。(完)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