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新聞網9月25日電 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香港期間,有市民靠近岸邊觀浪,更有一家三口因此墮海。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會研究是否涉及疏忽照顧兒童,又指有需要的話會研究設法例防止市民追風逐浪。
樺加沙以超強颱風級別吹襲香港,“十號風球”持續近11個小時,成為香港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第二長的“十號風球”,並帶來風暴潮。期間香港有一家四口在柴灣觀浪,其中3人墮海,鄧炳強在電台節目上形容此為很不幸的事件。
鄧炳強表示,現時沒有一條罪叫追風逐浪罪,但如果一些地方已經宣布關閉,例如沙灘,仍然進入就會有罰則。如果有家長明知一些地方很危險,還帶小朋友去,政府會研究這會否涉及疏忽照顧兒童。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法例方面會不斷檢視,如果有需要的話,便考慮是否設這些法例。”鄧炳強強調,目標並非要拘捕市民,而是要確保市民安全,“(意外)發生之後追究刑事責任都太遲”。重要的是市民要自律,他坦言見到風暴期間仍有家長帶小朋友追風逐浪,令小朋友身處險境,他感到很心酸。
港九拯溺員工會發言人胡啟榮提到,追風似乎變成了一種打風時尚,部分市民為追求刺激冒着風雨到海邊追風,連自己都站不穩,還帶着小朋友去冒險。“這難道不是疏忽照顧小朋友嗎?”
“很多人有誤解,以為識游泳就安全。” 胡啟榮提醒市民,大自然的力量很多時候不是常人可以想像。
“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救援人員來救援也是冒着生命危險的。”香港政府拯溺員總工會副主席鄧子安認為,不僅要對小朋友及家長加強教育,適當的檢控也有助提高社會警惕。
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樺加沙襲港前就指出,料其會給香港帶來嚴重威脅,可達往年山竹及天鴿的程度,再次呼籲市民不要外出追風逐浪。
但仍有一家四口到柴灣防波堤觀浪,結果母子被大浪捲走,父親亦為救人墮海。三人墮海時幸有深圳漁民父子目擊意外,立即駕駛小艇前往救援。現時一家三口仍留醫,母子情況已由危殆轉嚴重,父親情況穩定。
此外,“十號風球”生效期間,將軍澳海濱一片汪洋,有市民無視勸阻,走到岸邊感受巨風巨浪;在海怡半島,亦有人帶同小朋友到岸邊感受風力,被一個巨浪蓋過,三人均跌倒在地,小朋友大叫。
因此,特區政府的考量可謂回應了社會上的一些關切。
樺加沙雖為香港多處帶來颶風,但在全力應對之下,“風王”兇威亦被壓制。
鄧炳強提到,政府汲取過往風暴吹襲的經驗,超前準備,包括提早進行防水浸部署,通知市民及安排庇護中心等,各個部門人員在風暴期間也不斷處理塌樹等個案,務求清理好道路,令交通運輸等盡快恢復。
他相信今早市面應該已經恢復,市民可以如常上班上課。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熱帶氣旋博羅依已於24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預計未來數日將穿越菲律賓並進入南海,或在周末最接近香港。
根據香港天文台預測路徑,博羅依將於27至28日期間在香港800公里範圍內掠過,是否構成直接威脅仍需觀察其後續路徑及發展強度。
資料顯示,博羅依是9月在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第6個熱帶氣旋。樺加沙餘威未散,博羅依來勢漸急,香港及華南地區短暫的穩定天氣或再被打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