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收藏中環財金網,第一時間獲得有價值的商業新聞

中環財經網

香港內地“互換通”日限額提至450億 外資參與度再升級‌

· ·

香港新聞網10月13日電 今日(13日)起,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互換通)運行機制迎來重大優化,每日淨限額由200億元提升至450億元,并引入報價商動態調整機制。此舉旨在擴大境外投資者對衝人民幣利率風險的空間,提升市場流動性與定價效率。自2023年上線以來,互換通累計成交名義本金已超8萬億元,參與機構覆蓋15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的關鍵舉措。

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空間增強市場流動性

“互換通”通過香港與內地兩地金融市場連接,便利境內外投資者參與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該機制於2022年7月4日由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監會及香港金管局聯合公告啟動,2023年5月15日正式上線運行,初期開通“北向互換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人民幣利率風險對衝渠道,解決此前管理成本高、操作不便的問題‌,規避利率波動風險‌。

此前的9月2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佈消息稱,將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導下優化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簡稱“互換通”)運行機制。具體措施包括兩方面,其一是完善每日淨限額動態評估機制,并自2025年10月13日起提高每日淨限額至450億元。

“每日淨限額由200億元大幅提升至450億元,將擴大境外投資者參與利率互換的空間,更好地管理利率波動風險,提升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同時,動態評估機制將根據市場供需實時調整額度分配,有利於避免因額度不足導致的交易中斷,將推動整體交易量增長。交易規模擴容有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滿足市場交易主體風險管理需求,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參與交易。

每日淨限額提高至450億元,可直接滿足境外投資者日益增長的人民幣利率風險對衝需求,擴大其參與空間,進而增強市場流動性。

據了解,“互換通”在“債券通”基礎上,通過內地與香港基礎設施機構的連接,高效支持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兩地金融衍生品市場,更好滿足投資者對利率風險的管理需求,它的推出也是我國金融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事件。

“互換通”運行機制三大優化方向提升效率

自2023年5月15日正式上線以來,“互換通”成交金額、參與投資者都實現穩步上漲。“互換通”在2023年啟動時,參與的離岸投資者僅有22家。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82家境外投資者累計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1.5萬餘筆、名義本金8.15萬億元。

此次優化“互換通”運行機制,還包括建立“互換通”報價商動態調整機制,并擴充報價商隊伍。

王有鑫認為,報價商動態調整有利於提升定價效率。動態調整機制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名單限制,通過引入更多具備做市能力的金融機構,將降低單一機構的市場影響力,有利於平抑報價偏差,推動買賣價差進一步收窄,提升市場定價的公允性和透明度。

同時,建立報價商動態調整機制并擴充隊伍,引入更多元化的金融機構提供連續、有競爭力的報價,能提升定價效率與公平性。

“互換通”運行機制還有哪些優化方向?王有鑫表示,一是擴展產品種類,可考慮引入更多的利率衍生品,豐富境外投資者的風險對衝工具,滿足不同期限和結構的風險管理需求;二是優化跨境協作機制,加強內地與香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效率,進一步提升交易效率;三是進一步完善報價商評估標準和淨限額調整規則,增強機制適應性。(完)

相關內容

熱點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