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中通社10月1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日本政局風雲變幻。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後,自公聯盟破裂,在野黨擬推舉國民民主黨代表玉木雄一郎角逐日本首相,令高市早苗拜相出現變數。受訪學者認為,在野黨難整合,玉木雄一郎影響力亦偏弱,獲勝關鍵在於,誰能組成新的執政聯盟。
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高市早苗 圖源:新華社
日本首相選舉,眾議院選舉優先。目前眾議院465席中,高市早苗所在的自民黨黨團佔196席。在野的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日本維新會可集結210席,成為高市早苗拜相之路的關鍵“絆腳石”。
從三黨最新表態來看,國民民主黨和立憲民主黨願彼此磋商,維新會聯合黨未改謹慎態度。退出執政聯盟的公明黨表示,不排除與在野黨合作推舉統一候選人。各在野黨有聯手趨勢。
據日媒報道,在野黨正醞釀推舉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競逐首相,他已表態準備好。不過,玉木對其他黨派要求,涉及安保、核電等基本政策必須向國民民主黨看齊,被批評要求過高。
中國亞太研究會研究員、東北亞問題專家于瀟教授13日對香港中通社分析,在野黨整合極為困難。除了已表態的三黨,還有不少小黨派和無黨派議員,左中右派都有,分歧很大,難推出統一候選人。
于瀟指出,日本首相第一輪投票,候選人若獲得全體議員過半數票數,將直接當選。若第一輪無人過半,則立即由得票數前兩名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獲得多數票的候選人當選。“玉木雄一郎即使獲得三家在野黨支持也難以過半,高市早苗及自民黨或可拉攏其他小黨或無黨派議員過線。日本或已進入新的政治周期,多黨執政,票數愈來愈分散,需要進行制度改革。”
于瀟分析,公民黨退出執政聯盟,高市早苗拜相遇阻,也反映高市的極右主張引起日本各方擔憂。持中間偏右立場的玉木雄一郎,或成為政治和外交更易被接受的人選,但玉木和國民民主黨影響力都偏弱,若未形成執政聯盟,即使上台,同樣會寸步難行。獲勝的關鍵在於,誰能組成新的執政聯盟。
外界密切關注日本政局,聚焦高市早苗若最終獲選,對東北亞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對此,于瀟認為,高市早苗或會實質性推進日美安保合作,包括提高軍費預算、修改和平憲法、推進國家正常化等。自民黨面臨國會“雙少數”困局,高市早苗注定成為弱勢首相,或試圖用更右翼的方式提升支持率,鋌而走險,在政治或外交問題上引起爭端。若其“安倍經濟學”推行效果好,或與美國關係處理得當,也會助長其右翼化動作和傾向。高市早苗若上台,不利於東北亞局勢,值得各方高度警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