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收藏中環財金網,第一時間獲得有價值的商業新聞

中環財經網

“中國版阿斯麥”將亮相 官方曝光其技術突破卡脖子難題

· ·

香港新聞網10月13日電 在即將於10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灣芯展”揭幕之際,深圳官方宣布本土半導體設備龍頭新凱來(SiCarrier)將攜31款覆蓋刻蝕、量檢測等全鏈條的國產設備重磅亮相。作為華為供應鏈企業,新凱來遭美製裁後首次公開技術成果,其多重圖形曝光技術有望突破先進制程瓶頸,被業界視為國產替代關鍵一步。

深圳市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深圳市發改委主任郭子平特別提及近期在業內備受關注的本土企業——新凱來,并表示,在即將舉辦的灣芯展上,新凱來以及其他深圳企業將會給大家帶來驚喜。

圖源:深視新聞。

今年3月份,上海SEMICON China 2025半導體展期間,新凱來一口氣發佈6大類31款新品,覆蓋刻蝕產品、擴散產品、薄膜產品以及物理量測、X射線量測、光學量檢測6大類。

這是新凱來成立近四年來首次對外公開產品線,也被市場稱為國產芯片設備的“重大突破”。

具體來說,新凱來正在利用多重圖形曝光等技術提升芯片製造工藝,公佈包括外延沉積EPI設備(峨眉山系列)、原子層沉積ALD設備(阿里山系列)、物理氣相沉積PVD設備(普陀山系列)、刻蝕ETCH設備(武夷山系列)、薄膜沉積CVD設備(長白山系列)和量檢測設備(包括岳麓山、丹霞山、蓬萊山、莫干山、天門山、沂蒙山、赤壁山、功率檢測RATE系列)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新凱來因與華為關係密切,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名單。

近年來,得益於政策、資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協同發力,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生態持續優化,產業發展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從產業規模看,2024年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了2564億元,同比增長26.8%;2025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產業規模達到了1424億元,同比增長16.9%。產業結構上,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細分領域現在更加均衡,包括製造、封測、設備等細分領域規模,2024年跟2020年相比均達到了翻一番,這樣深圳在集成電路的細分行業,也就是設計、製造、封測、設備等等都做到了齊頭并進、蓬勃發展、相映成輝。從創新成果來看,深圳市湧現出一批在業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創新企業和創新產品。

深圳官方表示,有“中國版阿斯麥”之稱的新凱來(SiCarrier)將很快帶來新的驚喜。除了新凱來公司,深圳同樣在海思、睿思芯科、方正微等企業實現NPU、CPU、車規級碳化矽芯片等高端芯片國產化替代,這些為行業提供了強勁的“深圳芯”。  (完)

相關內容

熱點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