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收藏中環財金網,第一時間獲得有價值的商業新聞

中環財經網

觀察:一座大橋百業受惠 粵車南下超預期推進釋新機遇

· ·

  香港中通社10月15日電 題:一座大橋百業受惠 粵車南下超預期推進釋新機遇

  香港中通社記者張明臻

  “一座大橋、雙重突破、百業受惠、無限機遇。”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用一句話概括粵車南下的亮點。

  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進一步完善,香港官方14日提交文件,計劃11月落地實施“粵車南下”。作為“港車北上”的互惠安排,有關措施不僅將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迎接旅遊市場新機遇,亦標誌著區域融合邁入新階段。

  “粵車南下”計劃分兩階段實施,首階段包括“轉機停車場”與入境市區兩部分。



  入境市區會先以小規模每日100個預約名額開始,每輛粵車留港最多3天,將視乎實際情況,檢視有序增加名額。為保障交通安全,無論是駕照要求、驗車安排、汽車保險等,粵港兩地都已列出全面且便利申請人的具體實施方案。

  至於停泊“口岸停車場”的粵車,則豁免相關牌證驗車要求。香港計劃先啟用“轉機停車場”,提供1800個泊位,設有24小時自動化停車、送機和接機服務,機管局並將推出一站式預約平台。

  計劃公佈後,運輸業、旅遊業、普通市民,都對“粵車南下”抱有期待。這種共識背後,是香港社會對把握大灣區機遇的普遍認同。

  “粵車南下”將為香港帶來自駕家庭旅客。在社交平台上,有廣東家庭表示,“從此自駕到西貢吃海鮮、再到銅鑼灣購物不是夢。”

  有旅遊界人士建議,政府聯同業界共同制訂旅遊泊車指南,提供專屬泊車及消費優惠,吸引自駕遊客,進一步刺激旅遊經濟,提振零售業市道。

  酒店業與零售業摩拳擦掌,準備提供“住宿+泊車”套餐優惠;包括車輛充電配套,提供特設旅遊產品等,吸引他們留港。

  另一方面,“轉機停車場”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提供的便利,令內地居民可自駕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國際機場轉機,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

  “港車北上”開通兩年以來,北上車輛已超過286萬輛次,成為香港居民熱門的跨境出行方式。不少網友笑稱,廣東很多疫後瀕臨倒閉的商場都是港人來消費“救活”的。

  由此可見,“粵車南下”的實施亦將為香港帶來新機遇。

  而計劃的第二階段,預計將於明年上半年啟用“訪港停車場”,將提供約1000個泊位,方便旅客停車後轉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香港各區。

  “粵車南下”推進速度超出市場預期,這不僅是交通突破,更是心理突破。當廣東車牌駛入香港街頭,這座跨越三地的港珠澳大橋,進一步發揮起打通區域經濟的血脈作用。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一步步從藍圖走向現實。(完)

相關內容

熱點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