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收藏中環財金網,第一時間獲得有價值的商業新聞

中環財經網

香港10月21日報章社評摘要

· ·

香港新聞網10月21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21日對時事熱點發表評論。

《大公報》發表社評:以東方智慧擦亮“調解之都”招牌

在30多個國際調解院公約締約國和簽署國及香港各界近200名代表共同見證下,國際調解院20日在香港舉行開業儀式。

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對於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變亂交織,國際調解院鼓勵國家之間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合作取代衝突,以共贏取代零和,建立和諧的國際關係,這彰顯了“和為貴”的東方智慧及中國優化全球治理的大國擔當,亦反映“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可以為國家及全球的和平發展貢獻獨特力量。正如國際調解院理事會主席、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指出,國際調解院理念與全球治理倡議高度契合,奉行和解合作和諧,堅持公正公平公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法治正能量,也將助力香港打造“調解之都”,歡迎更多國家加入。

香港中通社圖片。

《文匯報》發表社評:全面查找採購機制不足 堵塞漏洞加強問責

因應政府採購飲用水事件,財庫局局長許正宇20日下午公布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提出的先行措施,並已邀請首長級甲一級政務官劉焱就此事進行紀律調查。

政府認真全面查找採購機制存在的不足,採取必要補救措施堵塞漏洞,同時展開紀律調查,不會將違法行為“輕輕放下”,以加強問責完善採購管理制度,充分反映本屆政府致力建立良好治理文化,推進良政善治。物流署已落實六項由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提出的先行措施,圍繞制度改革、加強部門間信息互通和重塑工作文化三方面,盡早堵塞政府採購程序的漏洞。公眾希望迅速落實相關措施,強化採購管理制度、明確訂明盡職審查要求,切實提升政府採購部門對盡職審查的重視,增強審查能力,做好政府採購的把關者角色。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搭台建橋 助力中小企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10月20日公布第四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綜合營商指數錄得44.5,創今年新高,反映中小企對營商環境信心回暖。

中小企對香港的經濟貢獻良多,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是香港經濟的堅實支柱。面對當前全球經濟的諸多不確定性,本港中小企積極應對,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除了加強創新驅動,鞏固本地市場外,更有意“走出去”,將業務版圖延伸至新市場。調查顯示,計劃拓展香港以外市場的受訪中小企,當中有57%傾向拓展至內地,47%傾向亞洲地區,充分展現了中小企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靈活應變的優勢。(完)

相關內容

熱點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

中環海濱慈善跑明年1.25舉行 即日接受報名料7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