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 ·
香港新聞網9月26日電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社交平台表示,在菲沙研究所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中,香港再度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顯示即使在地緣政治及美國單方面發動關稅戰的情況下,香港包括堅持自由港政策等應對,繼續獲得國際認同。
圖為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 香港中通社圖片
陳茂波指出,金融業方面,政府積極開拓資產及財富管理、綠色金融等新增長點;國際貿易上,當局正加快建設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協助內地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戰略部署,助力區內更深度的貿易往來和產業鏈融合。
他又說,正加緊推動與中東、東盟、中亞和南美等“全球南方”更緊密的經貿合作等;在國家的支持及各界共同努力下,會繼續將每項改革及發展的工作做深做實。
菲沙研究所25日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香港繼續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蟬聯首位,在“穩健貨幣”及“監管”的排名亦高居全球第三位。
另據香港中通社報道,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昨日發布“第3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8)”。本期GFCI報告共有120個金融中心進入榜單,香港的整體評分上升4分,至764分,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太第一,與位列第一的紐約和第二的倫敦的分數差距,分別收窄至2分和1分,創歷史最小差距。分項指標看,香港在“金融科技”首度排名全球之首,反映全球金融界高度肯定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成績和前景。
報告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三藩市、芝加哥、洛杉磯、上海、深圳、首爾。
在報告中,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由全球第四躍升至第一,同時在“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及“聲譽及綜合”的排名亦進一步升至榜首,並在“人力資本”及“金融業發展水平”方面位列全球第二及第三。此外,在多個金融行業領域從業員的評價中,香港亦名列前茅,其中在“銀行業”、“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均繼續保持全球三甲之內。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表示,這些都反映政府的施政方向正確和香港社會各界團結奮進、香港人善拚敢贏的成功特質。
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菲沙研究所報告再一次肯定香港的自由市場優勢,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在當前地緣政治、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加劇、衝擊國際貿易體系和全球經濟秩序之際,香港將一如既往堅定保持自由港的地位、實行自由貿易、簡單低稅制等政策,維持資金、資訊、貨物和人才自由流動,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歡迎海內外的企業和人才來港投資興業和發展事業。
發言人指出,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因單邊關稅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國家則堅持高水平雙向對外開放,加上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為區域和全球經濟注入穩定性和增長動力。多項關於金融、創科、教育、人才等的國際競爭力排名,香港亦續創佳績,反映香港的核心優勢與特區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努力,普遍獲得國際認同。
展望未來,香港會繼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繼續維持自由、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優勢,為全球投資者創造價值和機遇。我們既鞏固優勢產業,更培育新興產業和領域;在深化與傳統市場關係的同時,又努力拓展與全球南方市場的聯繫。
至於年報中有關香港國安法律方面的提述,發言人指出,特區政府嚴格按照國家憲法和基本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自由,而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亦依法得到充分保障。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區繼續實行普通法、堅定維護法治,司法機構一直獨立行使審判權。特區政府希望日後進行的《世界經濟自由度》評估,可以充分了解和反映有關的事實。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在社媒回應表示,是次報告中,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由第四名躍升至全球第一,反映政府多管齊下的政策,配合與業界的緊密合作,令本港的金融科技發展成效有目共睹。他指,本港將把握時機乘勝追擊,加速發展新增長點,進一步提升香港在現時全球政經格局下的獨有定位,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完)